老人村、預警制度、隱私權(朱耀源)

聽說,我們老人村的平均年齡已經逼近80歲,變成長壽村,不錯了。但是,就在這幾天,對面隔幾間家的一位台美朋友,突然在幾小時內去世。她過去在身體上,有些小毛病,但不很嚴重。因此她的突然去世,毫無預警,讓我們嚇了一跳,很傷心,很痛心。

在幾年前,有位在村裡的朋友曾經建議過,建立一個互相可以照顧的預警制度。也就是幾個人,每天互相打電話,問好問安,確認大家都平安無事。但是人老了,有人忘了打電話,很多人聴不到鈴聲,或者,根本不太接電話,所以這制度也就無法有效執行,不了了之。

村裡還有很多無形中形成的預警制度。例如:我們都會到鄰近戶外散步。如果有好久碰不到的朋友,就會打個電話問,怎麼了?腳又痛了?問了半天才知道,他們到外州,旅遊、看孫子。

這種狀況在早上打氣功,同鄉會聚會時都會發生。溫情濃濃的,但也有些被監視,缺少隱私權的感覺。

在過去幾年的疫情中,有個餐廳開始做外送飲食的業務。每星期一次,送到村旁停車場,顧客開車排列,不必下車。開個車窗,取貨交錢,接觸少,對疫情的風險低。每趟顧客大概有三,四十個人。每星期大家都會點幾個菜,省得開車外出吃飯,或者是進廚房忙半天,方便得很。

問題又來了,一方面大家互相知道你家今天吃什麼。一天到晚只訂最廉價的一個便當兩人吃,有些失面子。只好偶爾訂個龍蝦,彿跳牆,裝裝門面。少了吃飯的隱私權,也有點可怕。而且當某個好朋友,幾次沒訂餐,就會開始懷疑怎麼啦?難道不吃不喝,修鍊成仙?或者身體不適嗎?又得費心打電話問問。才知道,過胖,決定廋身。

還有很多的例子,反正是老人村。都是年齡相近,問題也相近,處境也相近,眞需要一個有效率的預警制度,顧不了太多的隱私權。

但是什麼才是有效率的預警制度?脖子上掛個可以隨時按的緊急按鈕?要連絡誰?911?家庭醫師?兒女孫子?隣居朋友?按錯了,又是一個天下大亂。也有人說養隻聰明的狗,當你昏倒,牠會到隔壁旺旺叫。

最近有人說,近來的AI可厲害了。把一個小晶片貼在胸口,當你中風倒地,它馬上連絡911,載你到最近的中風中心,避免浪費珍貴的五秒、十秒。但如果只是胃痛、肚子痛,AI 只會連絡家庭醫生,開個藥方了事。

我在想,更進一步的AI ,可能會更高超。在你昏倒之前的三分鐘,它會診察到,叫你停下來,躺下休息,免得出事。這才是有效的,聰明的預警系統。

而且只有AI知道你的問題,保持完全的隱私,它肯定不會是到處亂傳話的長舌婦,不是嗎?還是AI好!反正這問題蠻複雜的,有待高科技的聰明人士來開發。功德無量!

我看,夢話少說,當前只好請個幫手在家,全天候監視你,或者是搬到設備管理週全的,佈滿監視器養老院吧。生命要緊,還管隱私權,幹嘛!真是個沒好好想過的大問題!(作者為南加台僑)0820

Facebook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