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們的故事 ( 劉文義 )

二月初,某天深夜,一輛大型的消防車,閃爍著兩粒明亮刺眼的車頭燈,不知什麼時候,靜悄悄地(註一)就停在隔壁的車道上,目睹這窗外光景,我心裡就開始嘀咕,敢情東側鄰居,94歲的獨居寡婦 Carol , 又犯了什麼急診,急需即刻被送入醫院救治?

隔天「鄰長」Bill 的太太、Audrey(註二),特地跑來告訴我,昨晚 Carol,不慎跌倒,被送進醫院,檢查結果,發現她的 Pelvic (骨盆)有裂痕,需要住院治療,之後就會轉送到復健中心,暫住一段時期;Audrey 也告訴我,她跟 Carol 的子女已通過電話,建議他們,在這件 Incident (事件)過後,應考慮將年事已高的 Carol 安置於 assisted living communities,那𥚃才是高齡老者,較為理想的住所,此類社區住宅內,不僅有特殊設計的安全設備外,並有專業人士,全天候負責照料,這樣才能確保 Carol 在將來許許多多無法預測的意外事件𥚃,能夠及時得到有效的幫助,安平渡過。

Carol 是位「宅婦」,不常看她出門走動,她所眷養作伴的小狗,也是請專人每天代勞「溜狗」,因而她體型就顯得略為微胖;儘管住在附近的女兒,不時來此探望,但她在社區內,往來的朋友,到底有限,互動也不頻繁,算是一個寂寞的孤老。

2017年,我雇工翻修這幢我的退休住宅時,敲敲打打了一整年,Carol 曾到社區管理委員會抱怨,我住宅 remodel 所造成的噪音太吵,打擾他的清靜生活,我只好放低身段,連連向她道歉,往後一遇到有較重大的敲打工程時,就趕緊提前向她告知,才消解她的不滿。

我夫婦搬入社區後,一看她擬開車出門時,總會馬上迎上,以笑臉向她打招呼,又連續好幾年聖誕節前,提了水果禮盒,祝她聖誕快樂,從此她就成了我的好鄰居,一看到我倆,就笑呵呵的跟我們「有仔嘸仔」地聊起來了。

搬入 Laguna Woods 的退休住宅後,一些小書架,小家具或是車庫𥚃面的有門儲藏貨架等等,這些客製木作,我總是自己動手,比較稱心順意;每當 Carol 看到我在車庫𥚃,木工勞作時,她也不定時過來探頭招呼,誇獎我的成品,偶爾也會嘮叨她過世的老公,這方面的無能,我總是安慰她說,她老公是電信專業,在 AT&T 工作多年退休,理所當然不會做木工,也是情有可原,到底術業有專攻,不是嗎?一笑!

Carol 就如此地離開了 Laguna Woods , 我夫婦居然連向她道別的機會,也沒了,此生恐難再相見,心中想想,是有些惘然。

隔了一塊草皮的西鄰,是位獨居的俄裔寡婦,Arlene 年紀已超過九十,平常也算是位「宅婦」;根據 Audrey 的說法,Arlene 自從先生過世後,就深居簡出,少與街坊鄰家來往及交談。

2018 年我們夫婦搬進這 Laguna Woods 住家後,有鑒於過去一年,住宅大翻修,切實是驚擾了左鄰右舍,所以那年聖誕節前,我也特地備上一藍水果送她,祝福她聖誕快樂,她也回了禮,以後偶而相遇,我們總是互相笑臉相招呼。

Arlene 有些孤僻獨居,經常只看到她雇用的看護工出入,這冬季,不知何故,她的看護工,也甚少露面,她現況如何?我真的不知道。

我們住家的這 cul-de-sac(死胡同)街𥚃,共有九戶人家,其中有三家,是獨居的高齡寡婦,而我的左鄰右舍 Carol 和 Arlene 這兩家,是排名最高齡的前兩位老婦女,雖然年紀都已是九十有餘,就是不願意搬離 Laguna Woods,移居到她們兒女住家附近養老;這種西方社會,耆老們的獨立生活之文化思維,與東方世界追求五代同堂的親情之認知,大相徑庭,誰優誰劣,實在是難以公論。

武漢病毒肆虐前,我們夫婦兩人,每年夏末,總會安排到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學(Purdue) 教書的二女兒家小住幾天;我倆夫婦,有時早晨七點鐘左右,就醒了,輿洗、穿戴完畢後,為了怕驚擾二女兒一家人的好夢,常就自行驅車前往 McDonald 快餐店早餐,在店𥚃總會遇見到一群一、二十位的當地耆老們,聚集用餐,他們爽朗地交談,人人臉上多洋溢快樂知足的表情,瞧見這份光景,心裡總是滿滿感動,也驚艶於散居於 West Lafayette 附近的鄉間老人們,能有如此的晨聚好時光。

我曾經想過,我們夫婦倆,是否也該選擇這印第安那小鎮,二女兒住家的所在地,安家退休?可是一再斟酌我自己的能耐,我真懷疑我會再有那麼好的適應力,能順利融入此處這群成長背景迴異於我的老人圈內,也成為他們中的快樂一員?

萬一與此處老人們相處,一再出現「觸礁」的窘境後,我會不會就此退縮止步?轉而變本加厲增加與女兒家人的互動頻率?無端相互過度干擾彼此生活,進而衍生出父女間許多不必要的「負擔」,如果這項顧慮成真的話,那我是難於「欣然」接受這樣的後果。

多年前,有位我不是很熟悉的密西根醫生同鄉,退休後,夫妻倆人快快樂樂地搬到人地不熟的 Phoenix, Arizona 買屋定居,以為就能與在此城工作的醫生兒子以及其媳婦、孫兒、孫女,會有更好的親情關係,可惜的是,萬萬沒想到,一、兩年過後,兒子因職業因素,搬離了 Phoenix;這對退休醫生夫婦,就被「丟包」於當地,最後如何收拾此殘局?我不清楚。

現今我們定居於 Laguna Woods senior community,村內擁有四百多位、背景相近的台美人耆老,有夠幸福;住於此處,每天過著美妙的「自我時光」,無拘無束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,無論是太極氣功,練身體;或是群聚開講,解孤獨;或是出席長青教室,長知識;或是成群結伴,去𨑨迌等等等,盡情地享受、實現過去所憧望的日子,而總有許許多多志同道合的同鄉耆老們相「逗陣」,哪能不快樂?

定居南加州 Laguna Woods 村𥚃,雖然遠離女兒住家,但是我們夫婦,相當確定,住於在此社區,已找到了我們退休後,想擁有的幸福,真棒。

(南加州 Laguna Woods 台美人)

註一: 或是白天,或是晚上,消防車或是 Ambulance 在 Laguna Woods 是被禁止鳴笛。

註二: 東邊對街街角邊,住的是 Bill 夫婦,Bill 退休前 ,是一位 General Contractor, 後因為了照顧他纒病多年的太太,五十多歲就退休,而在我搬入Laguna Woods 當他的鄰居時,他已經是位樂意幫助別人的鳏夫。

他的現任太太、Audrey,原本就是住在他隔壁的寡婦,也是位退休的女老師,喜愛滔滔不絕與人交談。兩人結束鳏寡,再婚後,Bill 憑著以前對待工人的圓滑,襯著太太教師的愛說話的性格,與鄰居間之互動,人人喜歡。

我在翻建這退休宅的時候,Audrey,就經常三不五時,到我房舍工地探訪,跟我聊東聊西的,真讓我驚喜她那份熱絡的鄰居情。

對於這對急公好義的 Bill 夫妻,宛如就是台灣「鄰長」的翻版,我們相當由衷地感謝,所以暗地裡尊稱他們為我們的 「鄰長」。

Facebook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