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國際知名期刊《經濟學人》報導:台灣最大的危機,是民眾面對中國威脅已經麻木、未準備好應對中國侵略。儘管西方官員已經正在為了台灣可能與中國苦戰而做準備,但台灣人對於自我身分認同、與中國的關係以及是否該與中國打仗,卻都還無共識。
報導中擧例:當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(Nancy Pelosi)去年8月訪台後,中國在台灣周圍進行軍演,當時不少台灣人將此怪罪台灣政府與美國政治人物,而非中國的威脅行徑。這樣責怪受害者的現象,這是中國統戰攻勢成果之一。中共不斷在台灣散布失敗主義訊息,說美國操控台灣「分離主義」領導人(註:指民進黨政府)挑釁中國,若中國「被迫」攻擊台灣是這些人的錯,台灣應該默默與中國合作對抗虛假的西方。
文章的結論表示:台灣是民主國家,因此前途掌握在人民手中。但中國已正在台灣媒體宣傳失敗主義與分裂內部言論,要靠台灣人團結來對抗。台灣民眾必須決定自己是誰、信仰的價值為何、是否願意打仗以及要付出那些代價。
美台斷交 台灣人深受創傷
《經濟學人》的報導相當精確,報導中也指出:「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及不鼓勵台灣獨立,也使得一些台灣人對美國懷抱不信任感」。雖然是短短的一句話,却是台灣政局歷史性的急轉彎,也是被孤立數十年的事實,無情的衝擊了台灣社會,深深的創傷了台灣民心。
1979年美中建交後,美國深受中國的廉價勞工,以及廣大的市場所誘惑, 全力支持中國發展經濟,台灣成為多餘的累贅,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被指責為「麻煩的製造者」。並且,在美國的鼓勵下,兩岸開始交流,台商大擧西進。中共的統戰大軍順勢大擧深入台灣,政界、學界、商界、軍隊、宮廟等都廣泛的受到影響,一直到今天台灣仍然深受其害。
就是因為有了這段「斷交的歷史」,使中共及其爪牙可以見縫插針,大力散播「疑美論」。懷疑美國在中共武力犯台時,會出兵協防台灣?懷疑美國有能力協防台灣?更進一步的,定調美中交惡很可能演變成一場大戰,台灣必須保持中立,不要做美國的棋子。
台灣人必須打贏認知戰
一直到了2018年,美國政府才驚覺受騙,「對中政策」開始急轉彎,從親共變反共,從綏靖到對抗。但是一般民眾不能改變這麼快,再加上中共的統戰攻勢的影響,造成今日部分的台灣人民對「敵友意識」混淆不清。
目前在台灣內部每天都在打仗,意識形態的戰爭。在中共統戰部的策劃下,台灣的紅色媒體、親中政客、親中名嘴大肆散播「疑美論」、「恐戰論」、「𧡘中保台」等觀點。台灣本土勢力必須隨時應戰,避免民眾被洗腦而接受親共的論點。假如輸了這場認知戰,台灣就會失去了抵抗中國侵略的決心,這是目前台灣面臨的重大危機。
美國必須打破疑美論
美國必須打破中共統戰散播的「疑美論」,證明美國是台灣真正的朋友。如何打破「疑美論」,建議如下:
(1)美台之間必須加強交流,包括政府、民間、與軍方。增加美國駐軍台灣人數至數千人,以及讓軍艦停靠台灣港口,必有穩定台灣人心的功效。
(2)儘快打贏俄烏戰爭,可以證明西方的軍力遠勝於俄國與中國,烏克蘭的勝利有助於鼓舞台灣的民心士氣。
(3)帶領西方世界承認台灣是一個「主權獨立的國家」。這是一個關鍵點,跨越這個關鍵點,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,例如推動世界各國與台灣建交,推台灣進入聯合國以及其他國際組織,與台灣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等。最重要的是,建立有台灣參與的「亞洲北約組織」,才可以永保台海的安全與穩定,。
(4)趕快完成「美台貿易協議」。已經喊了十幾年的「美台貿易協議」,就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。原因很可能是卡在一些條件談不攏,美國是自由世界的領袖,台灣是一個在抗共最前線的小國,美國讓台灣佔一點小便宜又何妨?
(作者為美洲台灣日報社長)03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