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林蓮華/洛杉磯報導)好久不見的台灣訪美文化巡演團,
山宛然客家布袋戲劇團的黃武山團長師承國寶級大師李天祿, 因此保留師祖亦宛然的精神特色,像是堅持使用傳統的老彩樓、 操作8吋小木偶、服裝製工精緻文雅、口白押韻對仗、 樂師現場演奏吟唱、操偶的動作細膩逼真。而團名”宛然” 就是正港祖傳認証,”山”是代表黃武山的名字。
所謂「台上十分鐘,台下十年功」,掌中乾坤,布袋戲的翻轉人生,
表演活動後,他一一介紹5位團員,談到平均年齡24-28歲, 非常年輕但很優秀,包括跟了6年的助手黃若茵、 歌手黃珮舒曾入圍三次金曲獎、樂師鼓佬/指揮林尚杭、 樂手楊翌及詹心瑜;他們也依觀眾要求各個表演一段拿手絕活, 得到滿堂采。
對於偶戲較大的挑戰,黃武山認為不是打戲, 而是模擬旦角的一顰一笑,一步一姿,千嬌百媚的韻味, 他示範潘金蓮的撫髮,揑嗓說個四句聯,戲偶神采活了, 果然比真人還女人。此次,他隨身帶了30多個木偶, 許多是教學分享用。
由駐洛杉磯經文處台灣書院特別安排在加州有三城市公演, 首演及9日在聖地牙哥The Marie Hitchcock Puppet Theater兩場,8日第二場洛杉磯有三個所在,台灣會館、 洛杉磯Braddock Drive Elementary、及南加州台灣客家聯合會演出; 8月10日在爾灣中文學校舉辦。
「2022 年美國巡演計畫」 加州為山宛然客家布袋戲劇團此行美國巡演的第一站, 只有在大洛杉磯台灣會館8月8日的演出是專場「武松打虎」之外, 其他巡演城市劇目都是「孫悟空大鬧水晶宮」。
駐洛杉磯經文處黃敏境處長特別到台館現場,歡迎劇團的到訪。 黃處長更是童心大發,還私下操偶和黃武山大戰一場, 彷彿回到兒時。
黃處長致詞時表示,「黃團長不僅是國寶大師李天祿的徒孫, 同時深知客家文化傳承的重要,遂向客家山歌天后賴碧霞學唱, 將客家人的特質、戲劇、音樂等,融入布袋戲角色中, 以生動活潑的布袋戲表演,推廣台灣客家文化, 也能讓非客家族群體認客家文化的豐富多元性。 今年正值山宛然客家劇團成立20週年,在疫情逐漸緩和下, 首度至美國展開布袋戲巡演,將客家文化拓展至國外, 促進台美文化交流,別具意義。」
山宛然客家布袋戲劇團加州首演位於聖地牙哥The Marie Hitchcock Puppet Theater,該劇院成立於1947年,
洛杉磯台灣書院簡德源主任表示, 布袋戲是最能代表台灣生命力的傳統技藝之一,布袋戲在內容、 舞臺及戲偶等都深含台灣的文化元素,面對新的時代與觀眾, 也力求突破與創新,深具吸引國外觀眾的魅力, 是推展台灣文化特色的重要藝術平台。
同時呼應山宛然客家布袋戲「處處是劇場」的理念, 規劃至當地文教機構與藝文人士、學者、學生及家長互動, 現場演出<大鬧水晶宮>劇本精華,並展演布袋戲偶的生、旦、淨、 末、丑等角色基礎動作,搭配台灣鑼鼓點的現場演奏, 將使觀眾見識出神入化的掌中藝術, 以及體驗布袋戲偶的生動與奧妙。
結束在加州的活動後,山宛然客家布袋戲劇團將飛往德州, 續於8月12日至8月15日在德州三大城市休士頓亞洲協會德州中 心(Asia Society Texas Center)、聖安東尼奧美術館(San Antonio Museum of Art)、奧斯汀公共圖書館央圖(Austin Public Library-Central Library)演出,最終站來到密西根州, 8月17日現身密西根州底特律河濱公園(Dequindre Cut Greenway)、8月20日到底特律美術館(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)、8月21日在安娜堡市立圖書館總館(Ann Arbor District Library)演出「大鬧水晶宮」。
Facebook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