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發展機會被共產黨玩完了(英夫)

近三年多以來,中共政權以「清零政策」對付COVID-19,一直到去年十二月初才突然開放。在疫情初期,與西方國家大量人口染疫死亡對比下,「清零政策」確實控制住疫情得到良好的效果。但是西方國家積極投入開發有效疫苗、抗疫藥品等,終於逐漸發展到能「與疫情共存」的現實狀態。相對的,中國的「清零政策」玩不下去了,因為紙包不住火,疫情已經在境內急速擴散。加上清零封控引發人民的抱怨及反抗,去年十二月初在毫無預警、毫無準備下宣布解除對疫情的封控,「清零政策」終於走入歷史,但却留下難以處理的後遺症。

首先,疫情急速擴散,根據北京大學研究在一月中發表的報告顯示,中國已有 9 億人感染,佔全國人口64 % 。伴隨而來的是,死亡人數急速上升。一月十四日中國官方發佈,全國染疫死亡人數總共約6萬人,但是沒有人相信這個數目,一般認為應該在10倍以上,甚至在百萬人以上。疫情對中國人民造成很大的傷害,更加嚴重的是,三年的「清零政策」搞垮了中國經濟,也讓中國人對共產黨失去了信心。

三年的清零政策搞垮中國地方財政

去年中國「清零政策」的封控,比前二年更加嚴厲,包括上海也遭遇一個月以上的封控,結果搞垮了地方財政。其實這都是中央政府造成的,中央政府擬定「清零政策」,讓地方政府去執行。防疫措施、核酸檢測、社區控管等都要地方負責,這是很大的開支。加上嚴厲控管下,商家關門、企業倒閉造成稅收減少。在收入減少、支出暴增下,結局是地方政府必須舉債度日。

最近,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針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,強調「中央不救助原則」,做到「誰家的孩子誰抱」。專家學者們說中央政府不救是因為中央也沒有錢了。中國的地方政府的債務到底有多少?根據中共官方的最新數據,截至2022年11月底,中共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為35兆元(人民幣,下同),相比2021年11月的30.2兆元增長了4.8兆約16%。目前尚無12月份的資料,若把12月也算進去,地方政府債務增長的數目還會更大。

中國GDP增長是騙人的

不久前中國政府宣稱,202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3%,2021年底中國GDP總值約為114.3兆人民幣,增加3%就是增加3.4兆,小於地方政府債務4.8兆的增幅。這還沒有算進去中央債務與企業債的增幅,可見去年中國GDP根本沒有成長,而是萎縮。

地方政府可能掏空地方銀行

背負巨債,地方政府怎麼辦?地方政府可以賣地、徵稅、擧債,但這些都可能還不夠應付支出,還有一條邪門小道,就是掏空地方銀行。結果會造成客戶的存款被凍結,這種情況可能已經發生,或即將發生。

人口減少並老化 中國進入長期不振

日前,中國政府發佈一則新聞:「中國人口正在減少」,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,並引起廣泛的討論。紐約時報專題報導稱,中國的人口下降幅度特別大,預計到2100年,中國人口將從現在的14.1億下降到約7.3億,85歲的人將會和18歲的人一樣多。這是非常可怕的現象,說明中國人口的驟減與老化,長期發展並不被看好。

中國發展的機會被共產黨玩完了

目前的中國社會是一片蕭條景象:疫情死亡人數暴增、百業蕭條、企業商家倒閉、失業率高升,尚未看到復甦的景象。加上背負龎大的債務,以及美國的「科技封鎖」,中國經濟在短期、長期都不可能再度進入有持續性的高幅度成長,己經失去進入「發達國家」(如日本、台灣、韓國)的機會,令人感嘆「中國為什麼淪落到如此悲慘的地步?」

70多年前,共產黨上台後就開始搞「三反」、「五反」、「大躍進」、「人民公社」、「文化大革命」把人民整得很慘。接著又強行規定「一胎化」,造成今日人口急速老化並萎縮。現在習近平又搞「一帶一路」大灑幣,「窮兵黷武」欲想要「武統台灣」,造成國庫空虛。外交上採取「戰狼外交」,並與美國打「貿易戰」,在國際間被孤立。最近抗疫的「清零政策」,造成「經濟衰敗」。這些都是70多年來共產黨用暴力推動的「壞事」、「蠢事」,終於讓中國痛失躍進「發達國家」的良機。令人不得不感嘆「中國被共產黨玩完了」。(作者為美洲台灣日報社長 )0123

Facebook Comments